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李水青

编辑 |漠影、心缘

智东西3月12日消息,刚刚,上交所官网显示,AI独角兽旷视科技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招股书显示,成立于2011年的旷视科技主要聚焦物联网场景,在2020行业普遍遭受到疫情冲击下,其2020年前九个月营收超7亿元

其中,供应链物联网业务是旷视2018年进入的新赛道,短短两年增长迅速,2020年前三季度收入贡献比达到了7.5%。

旷视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2.53亿份CDR,拟募集资金60亿元,主要用于基础研发中心建设项目、AI视觉物联网解决方案及产品开发与升级项目、智能机器人研发与升级建设项目、传感器研究与设计项目等投入。

我们看到,一方面2021年以来已有几十家AI及芯片企业撤下IPO,就在昨天一夜之间又有两家AI独角兽折戟,另一方面,“沉舟侧畔”像旷视这样的独角兽仍然激流勇进。IPO的大门下变得更加热闹,但赛道上的“抽查”、新规等关卡也更加刺激。

至此,除商汤外,以旷视、云从、依图为代表的“AI四小龙”IPO实质进展突进,这无疑是当下科创板“密集撤单”迷雾中的一个正向信号。

解读旷视IPO文件公布出的招股书“成绩单”,更重要的是通过旷视在原创科技业务能力及战略布局,看到当下中国智能科技产业实现技术变现的门道和时局趋势。

一、三年营收涨超300%,研发占比超100%

旷视招股书显示,2017~2019年,旷视营收从3亿元增长至12.6亿元,涨幅超300%,年均复合增长率超100%

与大多AI独角兽一样,旷视尚未实现盈利,招股书信息显示主要原因为,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创业期研发创新投入大、销售费用及管理费用等费用增加等。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在净利润方面,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9月为:-5.9亿元、-21.0亿元、-54.7亿元、-18.6亿元。

报告期内,旷视研发投入力度持续扩大。旷视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1~9月研发投入分别为2亿元+、6亿元+、10亿元+、7.5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67%、71%、82%及104%,在同类型公司中处于领先地位。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截至2020年9月,公司已拥有576项专利(包括境外专利47项)、141项在中国境内登记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80项商标权。

旷视面向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核心场景提供经过验证的行业解决方案。

其中,城市物联网业务发展增速最快,营收从2017年度的1.6亿元增长至2019年度的8.3亿元,为百余座国内城市、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营收增幅超过400%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消费物联网业务分为云端SaaS、移动终端两大类业务,营收从2017年度1.5亿元增至2019年的3.6亿元,营收增幅超过140%

供应链物联网作为公司新开拓业务,从2018年业务收入0.46亿元增长至2019年0.7亿元,收入规模近乎翻倍,2020年1~9月实现收入0.54亿元。虽然体量有限,但该业务是旷视CEO印奇口中最看好”方向。招股书显示,其收入占比从2017年的0% ,到2020年1~9月达到7.5%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旷视在主要客户的依赖度上相对不强,前五大客户营收占比不到30%

在发展战略层面,旷视科技将算法、算力和数据能力融为一体,打造行业领先的人工智能生产力平台Brain++,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起完整的AIoT产品体系,包括AIoT操作系统、AI重新定义的硬件和行业应用。

经历过2016~2017年热钱涌动的融资热潮,也体验过2018~2020所谓的“AI资本寒潮”,AI独角兽终于在2021年初迎来科创板IPO新阶段。

当然,这个阶段及其特殊,AI行业在技术落地平衡点来临之前出现阶段性“内卷”,科创板IPO的撤单与挺进和安防及数字中国大环境变迁交相辉映,企业命运和产业格局都将发生剧变。

在这样新旧交替的“大考”之际,我们看待AI企业上市的视角则需要更加清醒地直击根本问题。

AI到底能做什么?一家AI企业到底和哪些客户在一起?AI技术到底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中国AI会不会飞得越高、摔得越惨?

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旷视可以说是“人间清醒”。

通过此前与旷视CEO印奇、CTO唐文斌及相关业务负责人的交流沟通中,我们发现,旷视作为占据北京关键位置的AI“老炮”企业,无论是对人工智能算法的理解,还是对AIoT业务主航道的能力圈闭环构建,都有着更通透的认识。

二、人工智能产业IPO新阶段,旷视盯准AIoT

我们稍稍睁眼看看当下的行业状况,就能有所体会。

当中国这批最搅弄风云的AI企业平均年龄超过7岁,AI也从2017年阿尔法狗大战围棋时的“惊为天人”完成去魅,一个越来越现实的观点被行业认可,那就是——海量的AI算法不会覆盖每个行业,而是在某个行业有很饱和的攻击

而从AI企业自身来说,要在软硬一体的物联网时代占据市场,在碎片化的IoT场景中分一杯羹,就必须在具体的场景上有所取舍。换句话说,AI或许能赋能千行百业,但一家企业赋能千行百业,很难做到

当下,市场更关心的可能是:这家AI公司到底赋能哪个行业,和哪些客户在一起,产生了什么价值,做了什么产品等实际问题。每个AI企业都需要回答这些问题,旷视也不例外。

在2020年中旷视的一场分享会上,旷视CEO印奇亮出旷视的答案:旷视聚焦“AI+IoT”产业化路径,会选择聚焦1~2个产业,逐步化扩展

传统的IoT常等于硬件,但旷视认为,IoT不是简单的硬件概念,而是包括软件、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等在内的软硬一体化。而AI+IoT,就是将AI能力注入到IoT场景之中。AI是核心能力,IoT是落地场景。

旷视具体聚焦哪1~2个产业落地场景?我们从旷视聚焦的“1+3”战略就能看到。“1”是指AI生产力平台Brain++为代表的AI能力,“3”则是指消费物联网、城市物联网和供应链物联网三大IoT场景。

具体来说,目前旷视看好的场景,主要在城市公共空间、建筑楼宇空间,以及面向工业的物流仓储空间和工厂空间。可以看到,作为嗅觉敏锐的AI“老炮”,旷视早已在其它对手犹豫之际下场圈地,布局供应链物联网旷视很果断。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三、少即是多,一个独角兽的能力圈闭环

正如巴菲特关于投资“能力圈”的观点,AI企业做行业落地也有自身的能力圈。

对手握海量算法的AI企业来说,能力圈的范围确实很大,但如何界定边界更重要。与此同时,能否在界定的能力圈内,打穿场景,实现价值闭环则更加关键。就像在游戏中,高明的杀手能切穿后排血最厚的战士,低端玩家放技能如刮痧、隔靴搔痒。

旷视对自身AI能力圈边界是一个近十年的过程,对能力圈内价值闭环的聚焦也由来已久。我们能看到,旷视已在没有硝烟的AI落地战争中抢得先机。

1、十年,从智能手机到安防、再到物流

在旷视刚成立时,公司门口就放了一台机器人。

为什么一家AI算法公司会放一个机器人?旷视CEO印奇本人是一个机器人爱好者,在哥伦比亚读博士期间主攻的是硬件、传感器方向,融合本科期间AI算法的学习经历,旷视团队成立之初就怀揣一颗AIoT软硬一体化的种子。

2012年起,旷视率先进入消费物联网领域,以SaaS产品的形式服务全球开发者及企业用户,为其提供数十种AI能力。而后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全球现在有10亿部手机里面都有AI的技术,其中大部分用了旷视的面部识别、超画质、多摄等技术。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2015年,旷视进入城市物联网领域,推出了人工智能摄像头,并不断强化硬件能力以配合尖端计算机视觉算法。

截至目前,旷视已累计打造四大品类、数十款硬件产品。同时,基于覆盖云边端的算法、软件、硬件能力,公司的城市物联网解决方案正应用于百余座国内城市、十余个国家和地区。

2017年,旷视进入供应链物联网领域,推出了智慧物流操作系统“河图”。而后,旷视陆续自研包括AMR机器人、SLAM导航智能无人叉车、人工智能堆垛机等多款智慧物流硬件,累计向鞋服、医药、智能制造、零售电商等不同行业的近百位客户提供了仓库、工厂及零售店的智能化升级改造。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旷视的AI落地能力圈打造经历了一个以智能手机切入,以智能安防立足,再延申到智慧物流场景的过程,逐渐开疆扩土。

从安防行业来说,当下市场空间刚刚打开。Omdia发布2021年安防技术重要趋势预测,2019年中国市场AI摄像头(部署深度学习算法)的出货量将占网络摄像头出货量的10%,2024年将达到63%。有消息称,旷视在这一领域落地规远高于AI同行,营收空间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在国家推进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背景下,以供应链物联网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建设也增长飞快。而以智慧物流为切入点,旷视早在2017年就布局供应链物联网,目前已成为旷视增长最快的业务

2、行业很“厚”,旷视如何实现行业价值闭环?

梳理旷视一路走来的发展路线,我们能理解旷视从AI到AI+IoT的路径是非常明确。从软件到软硬一体化的产品力跃迁中,旷视并非一帆风顺。

在AI企业刚刚进入安防行业之时,许多传统企业嗤之以鼻:“行业场景碎片化、场景化,AI企业怎么搞得定?

AI落地的两大要素是技术和场景。对于大多数AI企业来说,往往碰钉子的地方在场景。无论是安防还是物流,任意一个行业都很“厚”,仅从算法很难单点突破,实现真正的行业落地。

印奇将多年AI行业落地经验总结为一句话:从算法到系统集成、到软件平台、到最后的软硬结合,是AI企业实现价值闭环时必经的一个最小路径。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旷视实现从软件到软硬一体化产品的跃迁主要经历了三个过程:

(1)第一层,最早可能先产生一个新的算法,算法在性能上要可用。

在AI创业早期,AI算法本身的研发就需要团队绞尽脑汁。2013年,旷视团队在全球三大人脸识别算法大赛中获得第一名,国外垄断的AI技术竞赛冠军席位首次出现中国身影。时至今日,旷视在深度学习底层算法上仍在不断突破边界。

这就好比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所讲的成大事业的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2)第二层,AI公司首先成为系统集成商,用系统集成牵引做出软件平台,连接所有硬件。

这一阶段,AI企业发现算法训练并不是全部,如何工程化成为新的沟壑,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3)第三层,当软件做得足够好,会发现很关键的硬件,但没有一个厂商真正做得非常好。于是AI企业开始做软硬结合的方案,AI定义硬件。

这一阶段,AI企业终于实现从软件到软硬一体化产品的跃迁,“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

目前,旷视在每个业务板块都在推动软硬一体化的产品布局。

举例来说,在消费物联网业务板块,旷视依托AI光感知系统“一体化协同”设计方法,研发出AI光学屏下指纹模组。在城市物联网板块,旷视研发的交互型面板机已经实现了完全自研和规模化投放市场,在产品性能上居行业领先地位。在供应链物联网板块,旷视研发的物流机器人已经实现了体系化产品矩阵,二维码、VSLAM导航的各类搬运机器人都实现了行业的批量应用。

从具体的案例中更能看到旷视基于“价值闭环”打法为行业带来真实价值。以旷视最新落地的徐福记工厂智慧物流案例为例,旷视为徐福记量身定制了点到点+货到人+智能搬运系统,据称及时率和准确率达到100%,还降低了异物掉入产品中的风险。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而在另一个名为“储存易”的新加坡迷你仓智能升级项目中,借助旷视提供的包括河图、智能安防系统、搬运机器人、智能电子锁具等软硬件一体化的完整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客户实现了7X24小时自助存取、高安全性、高私密性的用户体验,以及3倍空间利用率提升、80%人力成本节约、毫秒级实时掌握存储情况的部署成效。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只有创造价值,企业才收获财富。最朴实的创业门道从旷视的IPO招股书营收增长中体现出来,旷视这家学霸团队越来越像起初称为对手的传统行业玩家。

AI独角兽被“传统企业化”,是AI技术与产业血脉融合过程中的神奇化学反应,也是行业走向成熟的体现。

四、旷视AIoT战略定力背后,核心算法技术的迭代演进

当下,随着AI落地进入深水区,各路AI企业的风格、世界观和行业打法都在逐渐成型,出现分野。

有的企业转做芯片,有的企业定位操作系统,也有如旷视聚焦软硬一体的“AIoT”。尽管各家提法不同,但可以看到AI企业都在触及同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AI算法仍是IoT时代的核心技术动力,但仅凭单点技术难以打穿行业、实现价值闭环。

看AI产业不是看综艺节目,只寻求新鲜感。透过热门概念背后,我们看到在“算法-系统集成-软件平台-芯片及其它硬件”这条AIoT产品诞生的长链路上,每一家AI企业都在选择多点突破,连点成线

而这些“多点突破,连点成线”手段的目的,无非是让AI真正在行业中验证价值。也就是说,AI企业做芯片不是为做而做,做操作系统不是为做而做,如此来看,旷视选择盯准“AIoT”战略实现价值闭环的打法,是一种务实之举

而回归到AI企业安身立命的算法能力本身,在企业战略的升级过程中,算法正随着企业能力圈的边界扩大和闭环实现而演变迭代

旷视的定义里,“AI 是不断演进的算法能力”。以旷视算法能力的演进和扩展为例,从“核心算法突破”到“算法生产平台”,再到“行业算法创新”的过程

1、核心算法突破

算法变革浪潮下,旷视十年前起家于深度学习和计算机视觉,两者的交集形成了旷视得以安身立命的技术,其中也包括现在支撑旷视几乎所有最核心、早期的技术。

(1)核心深度学习算法包括:云端深度学习算法(ResNet)、移动端深度学习算法ShuffleNet)、边缘端深度学习算法(DorefaNet)、自动机器学习技术(AutoML)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算法自演化方面,旷视科技已经开发了算法自演化模型,使得算法不再一成不变,数据可以不需要监督的,不需要标注,能够和那些数据迭代自身。通俗讲,就像一个孙悟空能变出多个孙悟空写代码一样,提高开发效率。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2)计算机视觉算法方面:聚焦在图像分类、物体检测、语义分割、视频跟踪、动作/事件识别等核心基础问题上。根据数据和场景的不同,旷视每年持续产出数百个细分算法或算法提升。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2、算法生产平台

在算法生产平台方面,旷视已实现算法规模化供给,满足行业长尾需求。具体来说:

(1)旷视Brain++是由旷视自主研发的AI 生产力平台,该平台是公司科研实力的集大成者,也是工程实践和产品创新的原点。

Brain++包括深度学习框架MegEngine(天元)、深度学习云计算平台MegCompute以及数据管理平台MegData,将算法、算力和数据能力融为一体。作为AI基础设施,Brain++助力AI技术实现了从算法生产到应用的全流程化和规模化供给。

(2)开源深度学习框架天元MegEngine,助力开发者实现“深度学习、简单开发”。

3、行业算法创新

旷视认为,未来十年算法将无处不在。在推动行业算法升级创新方面,行业算法用以实现调度优化以及数据挖掘和分析。虽然这类算法在行业里存在已久,但还需要继续创新。目前,旷视基于行业需求和自身战略发展的需要,也在不断推动行业算法的创新。这其中包括在多设备调度优化、数据挖掘和分析等方面的算法,实现了多设备之间的高效协同、数据挖掘分析和形成决策。

旷视拥有全球规模领先的聚焦于计算机视觉和AIoT领域的研究院。成立以来,旷视在历次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世界顶级赛事中累计赢得40项世界冠军,并曾连续三年获得世界上最权威的视觉图像理解大赛COCO的多项冠军。目前,旷视专利数量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拥有576项专利权(包括境外专利47项),其中发明专利220项。旷视参与制订了近20项人工智能相关的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并赢得了90余个全国和全行业奖项。

与此同时,旷视注重在组织阵型上结合互联网人才与IT人才的符合优势。目前旷视科技有3000多名员工,AI人才、行业人才、职能部门的比例是大概是4:4:2。各路人才的背景很不一样,印奇认为要以客户价值为牵引,从相融、包容到融合。

结语:AI同行纷纷做硬“装备”,AI圈地战争将升级

在旷视冲刺IPO大门的节点上,我们通过对旷视的聚焦的AIoT软硬一体战略、价值闭环行业落地路径及核心算法演变的剖析,看到这家AI独角兽已经从当年的学霸团队成长为老练成熟的技术产业赋能者。

跳出个体视角,纵观AI行业落地一盘棋,在新的AI行业落地圈地运动中,谁能够率先打穿业务场景,圈地成功,将是一场场新的价值闭环考验的硬战。从更加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发现在浩浩汤汤的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城市跃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新阶段,整个AI产业都在变得更加成熟、务实,AI先锋们势必成为城市数字经济发展及十四五阶段“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的排头兵。

当然,整个AI算法行业在何时达到算法供给与行业需求新的平衡点,使得AI算法企业再从行业场景中艰辛的历练中进击更高层面技术研发创新,值得我们期待。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6834 字。

转载请注明: AI独角兽旷视科技IPO获受理!创业十年成为最“硬”AI公司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