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共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在今年的一个心理健康年度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张西超第一次提出了“心理共富”的概念。当中国人在物质上已经实现了全面脱贫,心理上的“脱贫”也正在路上。

什么是心理共富?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张西超解释,不是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是一部分人先健康,而是所有人共同走向心理繁荣。而且从心理学的角度,心理健康水平是一个整体指标,个体出现问题,可能影响整个群体的氛围,从这个意义上,心理共富也是一种必须。只有实现心理共富,整个社会的心态才会变得更加积极、更加友善。

“心理共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视觉中国/供图

中青报·中青网:提出“心理共富”,是否意味着现阶段心理的“贫富差距”还比较大?

张西超:世界卫生组织于今年6月发布了《世界精神卫生报告:向所有人享有精神卫生服务转型》,报告中提到,一项涵盖29个国家16万人的调查显示,2019年,近10亿人患有心理疾病,也就是每8个人里就有1个人,其中包括14%的青少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后,抑郁和焦虑又上涨了25%。

在世界范围内,患者得到治疗的机会并不是公平的。报告中有一组数据:71%的患者没有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在接受了服务的群体中,70%在高收入国家接受治疗,仅有12%在低收入国家接受治疗。

中国暂时没有统计数据,估算真正获得心理帮助的不会超过50%。其中细分,有的需要住院治疗,有的需要心理咨询,需求量都很大。当我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好,精神上的脱贫也迫在眉睫。心理共富,是希望所有中国人都享有平等的基础心理健康服务。

中青报·中青网:心理疾病的人群分布有什么特征吗?

张西超:心理疾病的发生人群存在一些规律,比如,收入越高的地区或人群,患病比例越高,但重症在低收入群体中更高;总体患病人群中女性多一些,但自杀比例男性更高……

中青报·中青网:“精英”为什么也会成为心理健康服务的弱势群体?

张西超:所谓“精英”,代表的是社会中的强者,他可能是高管、高官、知名教授……头顶很多光环。一方面,他习惯于充当“被人求助”的角色,这让他们不太会“向人求助”,也接受不了自己“向人求助”的角色;另一方面,因为其知名度和所居位置,他会担心求助的内容比较敏感,担心泄露隐私,对咨询师的专业程度要求会比较高。这些原因使得他们不太会主动去寻求心理健康服务。

中青报·中青网:现在不时听到年轻人说自己抑郁。

张西超:年轻人,尤其是90后,很多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没有同龄人照应,本身的心理支持系统会弱一些;当他们长大后,又面临老龄化社会,他们面临一个抉择,是在大城市奋斗还是回到父母身边,这些都会影响他们本来就不甚坚强的支持系统。

我遇到过很多个案,无论是年轻人被需要,还是他需要别人,都可能出现问题、遇到挫折,进而感到抑郁、情绪低落,但不一定是抑郁症。

中青报·中青网:年轻人在互联网等空间有表达的渠道,有的群体是不是即便患病也无人知晓?

张西超:我们在做一个热线,是给农民工、快递员、制造业工人等群体提供心理帮助。我们以前可能觉得这些体力劳动比较辛苦的人,第一需求应该不是心理。但调查后发现,他们十分渴望心理上的帮助。他们呼声很高,但经常被忽略,对一线工人提供心理帮助的比例,不超过2%。

中青报·中青网: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目前的建设情况怎样?

张西超:我们国家正在推进整体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包括在社区设立心理咨询网点,在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在企事业单位开展心理服务。各级学校覆盖了学生,企事业单位覆盖了工作人群,我比较担心的是农村,包括农村的留守儿童、老年人。而且通过心理健康普查发现,这些人群还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重灾区”。

心理服务覆盖每个层次、每个人群、每个社会单元,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要关注那些心理健康容易被忽视的群体。除了提供“事后”的心理健康服务,我们也要做“事前”的心理健康普查,普及心理健康教育。

中青报·中青网:是把“关口”前移吗?

张西超:多年前我曾倡导抑郁症的主动干预。我们主动去做宣传,让人们参加心理健康普查,这样我们就能发现存在问题的人,主动去找他做干预。因为抑郁症人群本身就不爱跟人打交道,也不愿意求助,如果周围没有专业的人发现,他自己的知识系统又不支持,可能被一直忽略。

这就相当于“心理体检”,我们主动去发现需要帮助的人,使他能够获得有效帮助。

中青报·中青网:“心理体检”怎么操作?

张西超:现在我国的心理普查有各种各样的形式,比如心理问卷。身体体检有客观指标,检测也比较准确,心理普查大多是自陈式问卷,有的人可能不会认真作答,有的人担心被实名而拒绝作答。

所以,首先,我们从技术上改进量表,使其更科学;其次,我们把调查结果一对一地反馈给本人。因为人们也许愿意让医生知道体检结果,但并不想公之于众,所以我们会特别重视保护隐私。

我做过一两百万人的心理普查,应该说成效不错,可以检测出来心理危机,然后主动干预,挽救了很多人。如果能从国家层面来操作,像人口普查一样,覆盖面会更大,效果也会更好,但要在保证工具专业的前提下。

心理普查对实施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我国现在每年毕业的心理学专业的人才不超过1万,与14亿人口的需求相距甚远,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在2020年成立了国内第一个临床与咨询心理学院,致力于建立我国职业心理健康服务专业人员的学历化培养制度与体系。

中青报·中青网:除了心理普查,心理问题的社会层面预防还有什么方式?

张西超:国家层面心理健康素养的教育非常重要,除了专业人士的授课,还可以通过大众传媒去传播。现在我们去调查,发现人们对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基本概念的了解还是不够,即便是在普及度很高的大学生群体。

提升心理健康素养的重要性在于,能让我们尽早意识到问题,并懂得如何求助。我经常遇到关于孩子的问题:孩子不爱上学,孩子和父母关系特别糟糕,孩子遇到一点挫折就要自杀……但当父母找到我的时候,问题已经发展到后期,不是那么容易干预了。如果早在孩子更小的时候提前干预,就不会发展到这个程度。

中青报·中青网:针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共富”,有什么建议?

张西超:首先,找出青少年的普遍规律,比如他们可能遭遇的问题,该如何应对,我们提前做出规划以进行系统培养,提升他们的心理韧性;其次,要让家庭积极参与;最后,要重视青少年周围人群的心理健康,包括老师、同学。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然孩子好不容易在学校建立了一点自信,回到家被父母骂了一通,就又白费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628 字。

转载请注明: “心理共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