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互联网引擎 做好新经济文章

网红“种草”、直播带货、外卖服务、自助点餐、智慧社区、网约车、共享出行……现今,居民的衣食住行里处处可见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成就,互联网不断为中国经济带来新的业态,并发展为一个个新的增长极。

“互联网+扶贫”开辟消费流量新入口

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网络零售额达5.15万亿元,同比增长7.3%;增速连续4个月提升,6月当月增幅达18.6%。全国网络购物用户人数比上一年增长1亿。主要网络零售平台店铺数同比增长3.8%。各地通过发放消费券、鼓励直播场景扩大、发展跨境电商平台、振兴农村电商发展等形式增强电子商务活力,发挥线上“无接触”经济优势,在促消费、稳外贸、扩就业、惠民生等工作中发挥出更大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农产品产销矛盾较为突出,原本就面临市场供求信息不对称、营销信息闭塞的农产品销售更是雪上加霜。而“互联网+扶贫”模式在此间成为一剂良方,甚至触发了更大的成交规模。淘宝直播自今年2月以来呈显著增长趋势。超过1000名现场直播主持人、时尚和化妆品关键意见领袖等成为农产品的带货主播。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采访时表示,直播电商可以超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更加高效地对接产品端和需求端,解决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地方应针对销路受阻的农产品,借助直播平台向广大用户传递滞销这一实际信息,并以农产品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来打动消费者,通过主播引导消费者在同类竞品中优先选择由更加贫困人群提供的农产品。这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能达到扶贫的目的。

付一夫进一步表示,近年来随着对直播监管的加强,其发展质量也有所提升。直播除参与农产品销售与扶贫之外,还在全方位地赋能文化普及、民众教育、人才招聘、会议办公等众多领域,不仅让传统行业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还催生了不少新模式新业态,并提供了很多新增就业岗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注入了新的动力。

“互联网+金融”创新服务实体经济

线上消费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交电商、直播电商等新兴购物模式,还推动了消费者线上购物频率和支出的持续增长以及消费行为的改变,催发了“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繁荣发展。

为顺应这一趋势不少消费金融企业纷纷转变经营思维,积极布局线上业务,以更好地满足持续变化的消费需求,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同时,银行为了提升资产收益率并降低资产质量的周期性风险,积极拓展零售业务。有业内人士分析称,金融科技公司凭借卓越的用户体验和便捷可负担的信贷供给,可快速切入市场。互联网消费贷款在2014-2019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53%,规模达到2.3万亿元,并预计2022年将升至3.9万亿元。

“个人生活场景线上化趋势日益明显,引发了新型线上金融需求,这种以碎片化、小额、高频为特征的金融服务需求为金融科技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与此同时,作为新兴产业,金融科技仍处于发展初期,金融科技的新模式、新业态也仍处于探索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系列风险。因此,从服务实体经济角度出发,如何利用好金融科技这把‘双刃剑’成为重要课题。”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学在站博士后李瑞雪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

李瑞雪说道,秉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的基本原则是互联网金融未来发展的大方向。采取强化金融科技合理应用、赋能金融服务提质增效、增强金融风险技防能力、强化金融科技监等措施可以有效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并提升中国经济国际竞争力。(靖雯)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391 字。

转载请注明: 发动互联网引擎 做好新经济文章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