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奥会冠军蔡丽雯的成长故事

来源:人民网-贵州频道 原创稿

在刚刚结束的东京残奥会上,汇川姑娘蔡丽雯表现出色,取得1金1银2铜的好成绩。其中,在100米仰泳S11级比赛中,她摘得金牌,并打破世界纪录。这是贵州体育健儿自1988年以来参加残奥会获得的首枚金牌。

此前,汇川区融媒体中心持续关注并多次报道这名汇川姑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近蔡丽雯的家人和好友,了解这名冠军的成长故事。

失明——成为首届视力障碍学生

据蔡丽雯的母亲魏红梅回忆,蔡丽雯刚出生时和其他正常小孩无异,但到了1岁多,家人偶然发现她与小朋友一起玩弹珠时,别的小孩能清楚找到弹珠的位置,蔡丽雯却需要用手摸索才能找到。魏红梅与丈夫蔡畅感觉情况不妙,便带着孩子天南海北四处求医,2岁时蔡丽雯被确诊为“视网膜色素变性”。

“当时医生确切地告诉我们,雯雯的眼睛以后会失明。现在我都还记得,得知确诊消息后,我的脑子一下子嗡嗡响。”魏红梅回忆,当时就想,孩子这么小,以后可怎么办哦……

好在到了该上学的年纪,恰逢遵义市特殊教育学校招收首届视力障碍学生。

“刚来上学那会儿雯雯不到7岁。”班主任杨春霞至今还记得初见蔡丽雯时的情景,“爸妈牵着她的手,很娇小、很可爱、很活泼。”

从一年级至九年级,杨春霞一直担任蔡丽雯所在班级的班主任。据她介绍,蔡丽雯在学校时学过唱歌、朗诵、弹钢琴。“不管学什么,她都很认真刻苦。”

机遇——入选游泳队

2007年,9岁的蔡丽雯迎来了一次改变她人生轨迹的机遇。贵州省残疾人游泳队联系汇川区残联选拔游泳运动员,来到了蔡丽雯所在的学校,当问到孩子们喜不喜欢游泳时,其他人都摇头,唯独蔡丽雯举起小小的手说,“我喜欢水!”

“小小的雯雯,把手举得高高的,虽然说话的声音不大,但是那句‘我喜欢’我听得真切,心里不觉涌起一阵感动。”时隔多年,回忆当时的场景,杨春霞依然有些激动。

杨春霞介绍,当年蔡丽雯虽然喜欢游泳,但并没有掌握专业的游泳技术。为了帮助她学习游泳,每天放学后,杨春霞便和其他几位老师带着蔡丽雯来到曾位于遵义市万里路的电厂恒温游泳池请救生员教她游泳。

“虽然很辛苦,但她从不抱怨、从不说累。”杨春霞说。

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训练、日复一日地坚持,蔡丽雯从市级、省级各项游泳比赛中脱颖而出,于2008年加入贵州省残疾人游泳队,成为了一名职业游泳队员。

在贵州省残疾人游泳队训练期间,蔡丽雯不仅要练习游泳,还要锻炼洗袜子、洗衣服等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结束回到学校,她会大方地与同学们分享在游泳队的点点滴滴,还主动教学弟学妹游泳。

“每次回到学校,我们都能感受到她的成长,一次比一次坚强、一次比一次勇敢。”杨春霞说。

坚持——带伤上阵一举夺冠

运动员的生活和训练单调而枯燥,同时眼疾更让蔡丽雯的训练变得艰难。

盲人游泳需要通过手臂敲打水道线的方式来辨别和确认方向。每一个标准姿势都需要教练手把手耐心教授,每一个看似简单的示范动作,都需要她用心去领悟。这些年,蔡丽雯的手臂总是旧伤未愈又添新伤。为了练好体能,训练期间她每天的训练量就要达到一万米以上。

除了看不见标准动作示范,由于左右两只眼睛光感不同,蔡丽雯两边身体的发力也不一样,时间一长,她身体的两边肌肉出现不对称,在训练中腰也受了伤。

“动作虽然在岸上纠正过来了,但是在水里面又是另外一种感觉,而且在水里身体会不受控制,动作还是会有问题。”蔡丽雯在东京残奥会赛前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目前,蔡丽雯的腰椎间盘磨损非常严重,甚至时常会导致下肢麻木。

虽然伤势严重,但蔡丽雯还是选择了坚持。在东京残奥会女子100米仰泳S11级决赛中,蔡丽雯前半程一直领先,转身之后,她稍稍落后,但在最后25米实现反超,最终以1分13秒46打破世界纪录,为中国代表团斩获本届残奥会第23枚金牌。

“50米处转身之后,我就想到自己苦了这么多年了,腰也疼了那么久,再坚持一下,游完之后,教练跟我说了成绩,我特别意外,没想到会游那么快,还打破了世界纪录,特别开心。”电话采访时蔡丽雯说。

在出征东京残奥会之前,蔡丽雯与杨春霞通电话,杨春霞告诉蔡丽雯“要向着心中的那块牌前进”。“我当时还问她,什么牌,雯雯说‘金牌啊!我要给23岁的自己一个礼物,也给爸爸妈妈一个礼物’。”杨春霞回忆。

如今,蔡丽雯做到了!(李倩、陈露)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718 字。

转载请注明: 残奥会冠军蔡丽雯的成长故事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