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暖男波尔,四十不惑

  新华社柏林9月11日电题:暖男波尔,四十不惑

  新华社记者刘旸、张远

  40岁的波尔在德国杜塞尔多夫的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有一段时间了。东京奥运会后,他知道了“四十不惑”的含义。

  “现在感觉很踏实,年轻时我就不是那种往人群里扎,什么都想试一试的人。我有自己的想法,关注家庭更多一些,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职业生涯中,我会收获更多信心。”波尔谈吐温文尔雅,文质彬彬。

  这位在中国名气甚至超过德国的乒坛常青树,一向有着良好的公共形象和口碑,待人随和,毫无“星范儿”,在杜塞过着相对安静的生活。这里有德国乒乓球集训中心,也有欧洲最好的乒乓球俱乐部。东京奥运会后,波尔经过短暂的假期休整,已投入到乒乓球德甲联赛新赛季征程中。

  “当人40岁时,是非常可贵的阶段。从自身经验讲,更加清楚什么对自己有益,什么应该放弃。我一直在寻求家庭和赛场之间的平衡。赛场特别重要,家庭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一些。德国队失掉团体赛奥运金牌,但我并不难过,我一直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对待我的家庭。”波尔有条不紊的家庭观念让他更容易找寻“四十不惑”的意义。

  回顾东京奥运会,他给自己在个人赛的表现打7分,给团体赛的表现打9分。“遇到中国队之前,团体赛中无论是单打还是双打,我都赢了。决赛中,我用一局半的时间来重新适应马龙的风格,我尽全力了。他打得太棒了,每个球都很精准,很有想法,非常自信。德国队发挥得不错,0:3失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队太强大了,我们充满敬意。”

  已经征战6届奥运会的波尔,在各大赛事上收获冠军无数,却从未染指奥运会个人赛奖牌,不得不说是职业生涯中一大遗憾。

  “我自己处理得不够好,也许在奥运会上感到更大压力,尤其是在强度很高的比赛中,我有可能失去掌控力。”波尔说,“有时候机会很好,我没有抓住。不能说自己没尽力,只能说在那一刻,对手发挥得比我好,我只能接受现实。”

  “没抓住好机会”,波尔指的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他抽了个好签,但在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了瑞典传奇球星瓦尔德内尔。奥运会前3个星期,波尔还赢了“老瓦”,只能感叹时运不济。

  20多年来,与波尔交手的中国选手换了一波又一波。铁打的波尔,流水的中国冠军。谈起中国对手,波尔慢条斯理的话语中流露出一丝骄傲的神态。

  “孔令辉、王励勤、马琳、张继科、马龙,再到现在的年轻选手王楚钦等,我和他们都交过手。”波尔说,“现在回头看,感觉不可思议。他们有的已经退役,但还和我竞赛,是以教练的身份。”

  在一长串中文名中,最令波尔感到头疼的对手是马琳和樊振东。“马琳非常强悍,打球很聪明。对欧洲选手来说,他风格不同寻常。他总可以找到对付我的办法,我只赢过他两三次。樊振东也是难缠的对手,他打球有一点像我,但每个地方都比我强一点。他力量更足,对抗性强,我很难击败他。”

  在欧洲,波尔已经是对付中国选手最有经验的运动员了。战胜中国选手,必须迫使他们犯错。“你不可能只用一种策略对付所有中国选手,他们太聪明了,技术方面堪称完美。你不得不出其不意,利用每个球让他们感到不安、不自信,失去节奏和平衡。这并非不可能,只是非常难。”

  整个职业生涯都在研究中国选手,波尔认为中国乒乓球队长盛不衰的秘诀是完善的训练体系。“乒乓球是技巧性很高的运动,要尽可能早地训练,从一开始就掌握非常规范的技术。中国培养体系成熟,年轻运动员都有顶级教练,保持高强度训练。当他们成长为顶尖选手时,集训体系发挥重要功效,球员之间的切磋让彼此变得越来越好,年轻运动员可以从中获益很多。”

  相比较之下,欧洲球员职业生涯起步晚一些,训练强度没有这么高。在波尔看来,中欧之间的差异也是导致中国年轻冠军辈出,欧洲球员职业生涯较长的原因。

  “如果练得过多过猛,身体和心理会感到疲惫,甚至受伤,感到可能已经过了某个点,很难再和年轻选手竞争了,这可能是中国运动员退役较早,或者说年轻球员迅速崛起的原因。”波尔说,“欧洲没有像中国那么多年轻的优秀选手。我虽然是老将,但还像年轻时那样热爱这项运动,精神上我一直有足够的动力。”

  在谈到队友奥恰洛夫时,波尔毫不讳言奥恰洛夫现在实力和状态比自己更好。“尽管他33岁了,但还是比我年轻很多,高水平竞技状态还可以保持好几年。对我来说,保持现有水平只会越来越难。”

  对于3年后的巴黎奥运会,波尔没有设定明确目标。他坦言自己不是那种想得很远的人。“我看到其他体坛老将,比如费德勒,他也40岁了,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备战巴黎奥运会肯定面临很多困难。如果他可以继续参赛会非常开心,我也一样。我享受每一天的训练和比赛,过去生活一直是这样,不会因为一次伤病立刻停下来。我希望可以找到合适的时机退役,但绝不是现在。”(完)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929 字。

转载请注明: (体育)暖男波尔,四十不惑 - 楠木轩